Main Content
近日,《李鸿章回忆录》出版。这本书在出版史上,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者曼尼克思是一位战地记者。1900年,他作为美国第九步兵团的一名士兵,参 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行动,在中国呆了不到两年,接触到李鸿章的英文秘书毕德格,并通过他采访到李鸿章本人。据曼尼克思说,他通过李鸿章的仆人王秀才得到了 李鸿章珍藏多年的个人资料和日记。他捧卷夜读,发现李鸿章原本就打算写回忆录,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写成。曼尼克思受到启发,在1911年回国后, 从“李鸿章160万字的日记、资料中”,编辑整理出17万字的《李鸿章回忆录》。
此书出版后,曾在美国引起李鸿章热。但不久即引起巨大的争议,此书被认为是伪作,不具备史料价值。但曼尼克思这本书却获得史学以外的肯定,《李鸿章回忆录》至今仍被认为是一本堪称伟大的历史小说。
我们摘录其中部分发表。对其史料价值,我们持保留态度,此点也请读者明鉴。
李鸿章“论人”
尼古拉二世
每次与陛下私下会面,他都表现得很随和、很民主。尽管我知道,可以像我这样接近他的臣民并不多。然而,他的方式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尽管一般来说,他非常安静,如果他不是真的谦虚或“迟钝”。
起初和他在一起时,我很不自在,但是当他亲手递给我雪茄和香烟,用手指摩挲盛美酒的酒杯时,我感觉自己只是一名俄国绅士的客人,而不是一个拜见世界上拥有最广阔疆土的帝国君主的特使。
伊藤博文
和这个人讨价还价总是很困难。不过,他的乖僻倔强并不是个人行为。他只是那个国家的杰出代表。他内心仁慈,本质上是个君子,但是他背后的京都府总是鞭策他,让他看上去苛刻无情。他为那个国家尽职尽责,而那个国家哪里值得他这么做。
美国公使康格
美 国公使馆里我几乎不认识什么人,但是我认识康格阁下,康格夫人和拙荆也很熟。康格上校昨天来过我这里(京城的寓所),我们一起回顾了不久前的义和团运动。 我们没有像对立的外交官那样竭力打听彼此的秘密,而是像朋友一样看到一场中国有史以来最危险的事件就这样最终平息下去。在那段时间里,有美国支持的康格公 使是大清国最强有力的朋友。
赫德
整个海关的财务都交给了一个洋人——赫德爵士。据估计,从此以后,朝廷财政不会再缺钱。我们有自己的银行家,他们也可以管理这个部门。英国政府对赫德爵士评价甚高。这也是很自然的事,英国人总是提心吊胆,唯恐他们在东方的投资会损失几便士。
李鸿章“日记”摘录
●“1864年8月,苏州。 ——如果太平军在狂热盲信的同时,还能有那么一点统帅军队的才能,他们将直抵北方,攻占北京城。一段时间以来,那个自称天王的人(洪秀全)好像真的打算建 立王朝,统治整个中国。但是他在宗教方面只是个冒名顶替者,他是个骗子,绝不是军事指挥家。他确实封了许多骁勇善战的人为王,但是这些人中了他的魔咒,他 们筹划行动时,他却在一旁掣摇其肘。”
●“1869年,南京。 ——所有的洋人都把中国当成自掘坟墓的黄色尸体,除非喝了白鬼子的汤药,否则永远不会醒来。这些洋人在一旁观看中国时,戴的是同一副眼镜,然而他们相互之 间却打得不可开交,他们比仇恨中国还要仇恨彼此。法国人恨德国人,俄国人杀犹太人,但是来到中国后,他们都变成了基督徒。”
●1886 年,李鸿章第一次提到袁世凯:“袁世凯非常勇敢,是一名出色的战士。1884年,他不惧怕与驻朝的日本人对抗,只可惜没有大批兵力归他指挥。如果他有两个 陆军团,我相信这场战争将截然不同。他很欣赏德国人,特别是他们的军制。这也很自然,因为他的很多部队是德国人训练出来的。擢升山东巡抚后,他也没有忘记 他们。”
●“1898年4月。——我不在乎敌人们控诉我什么。这辈子我一直站在律法和秩序这边,我从来没有查问过那些机构是白色的还是金黄色的。正派是金,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1899年7月10日。——太后召见,说团练这件事已然‘骑虎难下’,因为它已经为大刀会所控。也许太后尚需明白,类似的动物和骑师,如若稍加鼓励,不仅会吞噬敌人,还会把他们的朋友一并吃光。”
●“1900年,北京。——我们听到的传闻都是无稽之谈:推翻清朝,让一个汉人家庭取代满人执政!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一个普通汉人家庭尊贵到足以和平有序地统治这个国家。”
●“(没有日期)。——我曾经写过,我和洋人按照商业规则打了多年交道,我已经十分熟悉他们的性情。我发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们的行为都值得尊敬。他们不欺诈,也不说谎。”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怀念我的祖太爷丁汝昌
慷慨捐躯去,岿然浩气存。 至今威海上,犹听怒涛声。 迢递三千里,沉浮一百年。 英灵钟
-
从威海武备学堂炮学教习发迹的段褀瑞
民国时期,段祺瑞的大名在国人心目中如雷贯耳,但真正知道他从安徽来威海在武备学堂一
-
甲午战争后的程璧光
程璧光,福建船政学堂毕业,曾参加甲午战争,担任过民国海军总长,主要的功绩是率海军
-
英租时期的威海卫
甲午战后,威海人饱受日本侵略者强占之苦,本望日军撤走之后,会再过上安定的日子,不
-
历史著作也可以这样撰写——刘玉明、戚俊杰新著《辩证看甲午》读后
中国历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方法与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为写出
-
泰礴极顶
2005年5月22日,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到文登市的昆嵛山里樱桃园买樱桃。尽管前一天首届昆
-
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的新趋势*
由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但改变了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