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catname
-
来信选登(二则)
毕克官先生来信 编者先生: 贵刊2007年第3期刊发蔡克明先生《漫话威海湾》一文,读后引出我一番回忆。记在下面,也许有点参考和补充作用。 40年代前期,我家住在北门外御庆里一号。地处现今的威海卫大厦北邻(大厦地 &hellip…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1867年1月6日(清同治五年十二月初一日),刘步蟾考入福州船政后学堂。在学堂“学习驾驶、枪炮诸术”的三年时间里,他一贯“勤勉 &hellip…
-
从弹头装药看黄海海战中日双方炮弹效能
火炮是近代军舰间赖以决胜海上的一项重要舰载兵器,具体体现火炮效力的载体则是炮弹。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双方都主要以火炮射击作为交战手段,因而炮弹的效力如何,对于能否给敌方军舰造成大的破坏具有决定作用, &hellip…
-
甲午战争与维新思潮的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国人从睡梦中惊醒,民族耻辱感和自尊心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先进的仁人志士开始对战败原因和洋务运动的弊端进行反思,“变法图存”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战后外国资本大量流入,与西方进行“ &hellip…
-
北洋海军爱国将领林泰曾
林泰曾是清朝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他为中国的近代海防事业与北洋海军筹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伟大斗争中,英勇顽强,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与 &hellip…
-
于无声处见真情——纪念戚其章先生逝世一周年
戚其章先生是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人,而立之年已成为威海市的文化名人,特别是电影《甲午风云》上映后,更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许多年轻人了解他的成才经历而仿效之……
-
时代“波磔”中的大写人生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梦影萍踪》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纪实《梦影萍踪》,其草根一样平易的心态,泥土一样朴素的文字和情感,让读者不由地跟随“一个农村子弟的奋斗”足迹,走进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历史场景……
-
先生虽逝,风范犹存 ——追念中国甲午战争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历史学家戚其章先生
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上惊悉戚其章先生去世,不胜哀痛。回想与先生交往的情景,尤历历在目。仓促草此短文,以示对先生的悼念…
-
一个学者的追梦之旅 ——怀念戚其章先生
戚其章先生就是一个有梦而且一生追梦不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罢休的学者。人贵有梦,有梦就有理想,就有目标和追求。梦是实现人生价值和事业成功的起点。但更重要的,是追梦不舍的行动和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毅力,以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和信心。否则梦是难以圆满的…
-
育桃李燃烛斯生 著甲午流芳千世 ——回忆与戚其章交往的岁月
2012年10月8日,惊闻其章兄仙逝,我的内心万分难过。又一个知心兄长弃我而去,一位著名史学家离开了我们。回忆与其相识、相处、相助、相知的岁月,一幕幕出现在眼前:他的对人音容笑貌,对学术严谨求真……萦绕脑际。为了表达我的哀思,立即写了悼词,通过王如绘先生电子信箱传给山东社科院戚其章治丧委员会。全文如下……
百家争鸣
-
威海惊人的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当今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威海亦然……
-
刘步蟾年谱
1850年3月17日(清道光卅年二月初四日),刘步蟾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侯官刘姓“珠浦堂”
-
关于纪念馆应对免费开放的几点思考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
-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北洋鱼雷营图书阅读笔记
笔者前两年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网站上检索藏书目录时,无意间发现该馆藏有若干北洋鱼
-
军事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作为对外展示我国五千年辉煌军事文化和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军事博物馆,也是向世人展示
-
一件清光绪时的乡饮执照 ——兼浅谈乡饮酒礼制度
笔者在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了一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乡饮执照。这份执照的发
-
马关春帆楼耻辱伤心地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耻辱和血泪的历史。外强入侵,国无宁日;大好河山,任人宰割。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