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catname
-
《北洋海军“来远”兵船管驾日记》阅读报告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沈津教授的大作《中国珍稀善本古籍书录》中,有一篇介绍《北洋海军来远兵船管驾日记》的文章。该文披露的有关信息如下……
-
北洋舰队覆没的历史反思
中国到晚清时期才开始筹建和发展海军,历经曲折,总算建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北洋舰队,迄今已有120周年了。遥想当年,在威海的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蔽空,可谓盛极一时。然而,成军仅仅6年之后,这支庞大的舰队竟然全军覆没,樯橹灰飞烟灭了。这种似乎难测的忽兴忽灭的历史变幻,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不能不引起后人不尽的历史反思…
-
略论《龙旗下的臣民》对北洋海军记载之失实
毋庸讳言,北洋海军的覆灭与自身弊病是分不开的。然而,史学研究应讲求实事求是,绝不能因北洋海军的失败就将不符实际的批评加诸其身。两文作者未对诺曼的记载进行任何考证,便轻率地援引这种不实之词抨击北洋海军,笔者不认为这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
北洋舰队高级将领自杀之谜
最初参加黄海海战的北洋海军11位高级将领中有7位是通过自杀方式“殉国”。其自杀率竟高达60%以上,这样高的自杀率在世界海军史上是不多见的。本文拟从这些将领自杀的原因、自杀的方式及自杀后社会的评价方面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
北洋水师战长崎:海上亮剑 长崎冲突
北洋水师原本是去军事示威的,却被“蕞尔”日本结结实实地劈了一个耳光,死伤惨重。事件发生后,北洋水师群情激愤。据野史的相关记载,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舰迅速进入临战状态,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随舰出访的北洋水师的外籍教官琅威理(Lang William M)甚至建议立即对日宣战,武力解决 …
-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报
2011年3月22日,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戚俊杰、郭阳、于敬民、丛领滋、孙建军、陈悦、王记华、史丰永、孙园园、丛华滋、刘巍峰、毕礼霞等。会议由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戚俊杰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总结了新一届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及学术成果,讨论了专业委员会现阶段至2014年的工作打算和目标…
-
关于“致远”等舰来华过程的几个问题 ——与马幼垣先生商榷
马幼垣先生的大作《马吉芬与北洋海军》一文刊于《北洋海军研究》(第二辑)(1 ),复收入其文集《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马先生揭露马吉芬这位“大嘴巴”的一生,灼见迭出,广人耳目,增人新知。 在该文中,马先生有这样一句话:“马吉芬说朝鲜日本之旅后,李鸿章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春派他去英国接收订购的舰只。此事按马芬妮依家书写成的,简直语无伦次,满纸谎言。 …
-
甲午战争:清朝如此惨败
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在作战战场上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实际上达 到1000门以上,而且口径极为巨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10倍-20倍以上,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着绝对优势。凭借着坚甲重炮,快枪如林,军 官考试优秀等表面现象,1891年英国武备报评选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8,日本是第16名。美国认定清朝陆军稳居世界前三,而清朝大臣们也洋洋得意,曾在奏报中自豪的写到:“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
甲午战争的另类解读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百余年,但在今天是史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一个数千年文明史的老大中华帝国究竟为什么在同被称为“蕞尔小国”的日本的较量中,败得如此匪夷所思…
-
珍贵史料解读日方版本的甲午战争
1894年7月19日,中日海军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海战,由此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这场海战对中国、日本、朝鲜以及远东政局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百家争鸣
-
李鸿章拟购武装商轮“阿墨司”号考
甲午甫启衅,剧变随至,北洋复失舰者屡,事事逼使李鸿章急谋补充舰只之方。掮客旋蜂拥
-
三国传统友谊结奇葩
荣成市南端的石岛,是个山海形胜地。它东傍碧波万顷的大海,南从黄石板嘴起,北至凤凰
-
唐置登州与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唐代设置登州至民国年间废止,登州成为山东半岛东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历时1300余年。唐朝
-
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国耻类遗址,是中华民族被外敌入侵、遭受伤害和杀戮的历史见证。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就是
-
英租时期的威海卫
甲午战后,威海人饱受日本侵略者强占之苦,本望日军撤走之后,会再过上安定的日子,不
-
戚其章先生逝世悼文
接获戚其章先生逝世的消息,谨表示衷心的哀悼!今日,通过贵馆惠送的《中国甲午战争博
-
一个学者的追梦之旅 ——怀念戚其章先生
戚其章先生就是一个有梦而且一生追梦不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罢休的学者。人贵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