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文化进军营活动在威海市武警支队开展。

7月28号上午,博物院工作人员将刊有“铭记历史、强军筑梦”主题的移动展板,送到武警支队活动大厅,武警支队相关领导和基层官兵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副院长丛华滋代表博物院向武警支队赠送了一百二十余册甲午历史图书和书法作品,“人民卫士为人民”——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彰显出驻地军民的鱼水情深。

随后,武警支队长袁驰和官兵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了图片展,了解了甲午战争历史,重温了总书记“强军筑梦、发愤图强”的殷殷嘱托。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作为山东省武警总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在八一建军节之际,依托甲午故地的历史资源,结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优势,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与后果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百周年。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难,创深痛巨,永远值得
-
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如何在社会教育中发挥作用
国耻类遗址,是中华民族被外敌入侵、遭受伤害和杀戮的历史见证。国耻类遗址博物馆就是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其父
-
孙武为何不显于春秋之世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被人们誉为“兵圣”;《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学文化最
-
于无声处的血性呐喊心灵深处的精神守望——孙建军新作《拂云看山》读后
细读《拂云看山》,可以品味到作者——一个青年学子对于历史的思考、对于社会的责任、
-
浅谈革命纪念地(馆)功能的延伸与拓展
革命纪念地(馆)是时代的产物。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八十年来,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席卷
-
英名左邓同千古生于末世运偏消——也论丁汝昌
引文: 丁汝昌是我国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他,出身贫微,可是后来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