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经区沟北现废旧炮弹》追踪
7月4日上午,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走进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那颗炮弹。王记华初步认定该炮弹应为甲午战争后的时代遗物,办理相关手续后,王记华带回该枚炮弹,准备做进一步鉴定。
6月30日,一枚60多公分长、直径约12公分的废旧炮弹在经区环海路污水处理厂附近被发现。2日上午,山东史学会甲午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建军初步判断弹头可能是1895年威海保卫战中、北洋舰队“广丙”舰发射到杨家滩北沙滩上的。
7月4日上午,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等人赶到沟北边防派出所实地查看。一打眼,王记华便被吸引住了,“12公分口径,虽然较其他大口径炮弹显得小 了些,但仍被归类于大口径炮弹”。王记华也认同该枚炮弹被发射后未爆。对于炮弹尾环上的密集的螺纹,王记华充满了兴趣。他认为,这些螺纹在炮弹发射前是没 有的,炮弹发射时,尾环与膛线摩擦才留下螺纹。
王记华认为,炮弹材质较好,腐蚀程度一般,初步判断产自甲午战争后时代。从其流线型外观及制作工艺看,“不可能是当时中国可以生产的”。
炮弹的另一可疑之处是,弹身通体无任何字母、符号。北洋舰队时期,大量进口欧美造炮弹,之后英租时期、日占时期,均有外国船舰途径威海,故该枚“外国产”炮弹确系何年产物,还得仔细比对鉴定。
当天上午,甲午馆和沟北边防派出所办理接收手续,王记华带回该枚炮弹,将仔细比对鉴定。甲午战争博物馆目前藏有30余枚甲午战争期间的炮弹。
新闻追踪:
齐鲁晚报新闻:这是一枚发射但未爆的炮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我研究方伯谦被杀案
济远管带方伯谦军前正法,曾引起海军内外的极大震动。或谓罪有应得,或谓实属冤案,此
-
蓬莱阁名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蓬莱阁管理处在数字化技术方面有两项工程在中国名楼中率先展开:一是对蓬莱阁古建筑进
-
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
威海早先是个海边村庄。1403年(明永乐元年)始建威海卫城。六里十八步城墙围起的城池
-
丁汝昌年谱
9月1日(八月初二日)晨,丁提督率舰队开赴旅顺海域,指派“致远”、“经远”两舰及“
-
怀念我的祖太爷丁汝昌
慷慨捐躯去,岿然浩气存。 至今威海上,犹听怒涛声。 迢递三千里,沉浮一百年。 英灵钟
-
甲午战争的另类解读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百余年,但在今天是史学家们感兴趣的话题。一个数千年文明史的老大中
-
甲午战争与维新思潮的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国人从睡梦中惊醒,民族耻辱感和自尊心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