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近日,山东籍老战士苏晓风老先生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无偿捐赠了20世纪初日本海军舰船士兵生活所用木制漆器:两个木制碗盖和一个木碟。
据苏老先生讲述,这3个木制漆器是天津市沿海一位渔民在塘沽海域捕鱼时打捞上岸的海上漂浮物。3个漆器做工精细考究,其中的两个碗盖通身大红颜色,一漆器底部饰有镀金铁锚、炸弹、铁锹、樱花等组成的图案,在图案周围镀金写有“明治四十四年检定发射检定汽釀优章纪念”的字样,碗盖的边沿有三处破损;另一个碗盖的底部写有“新高军舰”字样。
今年69岁的苏晓风,祖籍是山东省烟台市黄县(现名龙口市)人,现居住在天津市。平生酷爱收藏,在上个世纪70年代,逛古玩市场时偶然发现了这组漆器。苏晓风老先生说:收藏之初,他就有了日后找机会捐赠给博物馆的念头,2008年他和老伴来刘公岛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时,感觉这3样文物的年代和甲午战争时期比较吻合,通过参观和甲午馆人的了解,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和首肯。为此,老先生趁着再次前往刘公岛旅游的机会,专程将这3个文物展品无偿捐赠给了甲午战争博物馆。苏老先生讲,我捐赠文物展品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为了更好的向人民大众及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家乡文博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朴实的话语渗透出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多年来,文物征集工作一直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一项重要工作。甲午馆之所以取得辉煌的业绩,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厚爱和鼎力支持,该馆已征集到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时期相关文物史料数百件,其中不乏历史照片、家书、委任信札、航海测量仪器、怀表、印盒等珍贵文物。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简报
2011年3月22日,山东省历史学会甲午战争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学术研
-
时代“波磔”中的大写人生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梦影萍踪》
读王家俭教授自传纪实《梦影萍踪》,其草根一样平易的心态,泥土一样朴素的文字和情感
-
老树夼的见证杂记
建国前,威海人都知道市区北山有个老树夼。它不是个特有名的地方,但旧时的军政商界要
-
戚其章先生逝世悼文
接获戚其章先生逝世的消息,谨表示衷心的哀悼!今日,通过贵馆惠送的《中国甲午战争博
-
回首往事人未老——记“老字典”刘德煜及其新作《威海往事》
一代老知识分子的文化操守和心声,正可用来概括刘德煜老师从事文史工作六十载的人生境
-
浅谈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对策建议 ——以文登市博物馆建设为例
本文结合文登市博物馆实际情况,梳理免费开放工作的特征,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
-
把刘公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对红色历史、文化及旅游的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