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岁逢甲午,甲午海战故地再现参军热潮。7月8日,山东威海刘公岛上,威海军分区组织50名应征青年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前庄严宣誓。展厅内,应征青年在追忆历史中燃起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青春的激情。
声明:本网转载刊登此文仅以传递更多信息为目的,不代表本网支持或赞同文中观点。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戚其章先生逝世悼文
接获戚其章先生逝世的消息,谨表示衷心的哀悼!今日,通过贵馆惠送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4期),我方得知戚其章先生去世之事。1994年甲午战争100周年时,我与戚其章先生在威海初次见面,此后,承蒙他非常多的关照和指教……
-
从方言中找回历史
人类先有口头语言,很晚才有文字记载语言。所以,历史传递的渠道,一是靠书籍,一是靠口口相传。口传的历史也会不断消失的,所以要“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语言文字是发展变化的,除少数语音还保留在方言中,部分古代语音已失传。所以后人往往用今人的 ...
-
浅谈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对策建议 ——以文登市博物馆建设为例
本文结合文登市博物馆实际情况,梳理免费开放工作的特征,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县级博物馆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
严复晚年评价梁启超:以笔搅乱社会的“罪魁”
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将中国导向发展繁荣的道路。而恰恰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影响将中国推向灾难沉重的深渊。
-
踏访“胶东长城”之姊妹遗迹—圩子墙
近年,在深入开展文物普查时,在胶东地区发现多处“圩墙”遗迹,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这些规模不等的石墙,为清末抗击捻军东进所筑。
-
漫话旧时威海卫的集市
集市贸易作为民间物资交流的主要形式,源起于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间简单的“物物交换”。至迟到商周时期,这种不定期进行的简单的交换方式,就已发展成为定期集中进行贸易活动的集市了。《易·系辞》记载当时集市贸易的情形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 ...
-
从弹头装药看黄海海战中日双方炮弹效能
火炮是近代军舰间赖以决胜海上的一项重要舰载兵器,具体体现火炮效力的载体则是炮弹。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双方都主要以火炮射击作为交战手段,因而炮弹的效力如何,对于能否给敌方军舰造成大的破坏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战的进程和结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