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2016年12月12日,福建船政名杰后裔代表与北洋海军将士后裔代表40余人来到威海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地,祭奠甲午英烈。
福建船政创办人左宗棠后人左焕宗、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六代孙女沈园、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后裔丁昌明、民族英雄林则徐六世孙女林祝光等参加了当日的祭奠活动。他们乘船来到北洋海军将士奋勇抗敌的日岛炮台,把手中的鲜花洒向大海,向英烈们表达哀思。
随后,他们还参观了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提督署、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甲午战争陈列馆等,并在甲午战争陈列馆尾厅题词留念。
在丁汝昌书房前,丁汝昌第五代玄外孙赵怀民手捧菊花,行三叩首礼。赵怀民称,作为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后代,他感觉很光荣,他没有忘记先祖的精神,并有责任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后代。
威海刘公岛上有一面长18.88米、寓意北洋海军1888年成军的北洋海军将士名录墙,墙上铭刻着近600位海军将士的姓名、职衔,其中就有刘素华的祖太爷刘相忠的名字,刘相忠曾是致远舰上一名三等水手。刘素华称,在海军将士名录墙上找到祖太爷名字,非常激动,终于完成了父亲遗愿。
今年是福建船政创建150周年,清政府批准建设威海卫刘公岛海军基地130周年,也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诞辰180周年,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对传承和发扬海军英烈的爱国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王娇妮 杨强)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博物馆要维护好自家微博
现在博物馆开设微博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微博建立之后,博物馆怎样从观众的切实需求出发
-
马吉芬访谈录
马吉芬先生是在十二年前去的中国,他主要在天津水师学堂从事数学以及海军专业知识方面
-
作为辛亥革命策源地的日本
兴起于甲午战争之后的赴日留学运动,竟然酝酿了一支埋葬大清国的革命力量。挽救,从另
-
金清为檀越与圆仁《行记》 折射出的唐代威海风情
唐朝的对外交通……仅到日本、朝鲜的海路就有三条:一条是经登州(今蓬莱)渡渤海沿辽
-
为何民国各界精英大多曾在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
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大清被日本打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
谁说方伯谦“甚谙海战”了?
1896年即甲午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由林乐知、蔡尔康翻译辑录的甲午战争期间报章报道的《
-
清北洋海军基地内的欧式建筑
刘公岛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百余年来,一直为军事要地。1985年,刘公岛由封闭的军事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