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近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组织相关人员对100多件经过脱盐除锈保护的出水文物进行鉴定。经过鉴定,这些出水文物的海泥被清除,锈层也大部剥落,文物内部结构较处理前大为稳定,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出水文物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馆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出水文物大部分为钢铁质地,由于长期受海水、海蛆及其他微生物的侵 蚀,氧化锈蚀严重,再加上博物院地处海岛,空气湿度大,出水文物的锈蚀程度曾一度被加重。为了保护好这些出水文物,让它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经过多年不断摸索,该博物院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
早在1989年,该博物院就着手对出水文物进行试验性保护。1993年3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海底出水巨型金属文物除锈保护”课题,被批准立项。该博物院随后成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并聘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金属文物保护专家陆寿麟研究员为技术顾问。1994年4月、9月,陆寿麟 一行两次来威,考察论证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最终,经过保护小组的慎重考虑,确定保护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侧重实验室分析研究,对部分小件文 物做常规脱盐、除锈保护;第二阶段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出水文物,进行全面保护。
保护方案确定后,该博物院建立了7个浸泡槽,对不同质地、不同尺寸、不同受损程度的济远舰出水文物,利用分别配制的脱盐液进行浸泡脱盐处理。脱盐处理短则几日,长达数月,期间还要更换一次药水。
截至2011年年底,该博物院经过脱盐除锈保护的出水文物有100多件。出水文物的海泥被清除,锈层也大部剥落,文物内部结构较处理前大为稳定,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下一步,博物院将对不能浸泡的大型金属出水文物开展除锈保护课题,届时济远舰前主炮、桅杆等将能得到有效保护。 (戚珺)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加强基地建设 广泛开展国防教育
2009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国防教育会议上,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又获殊荣,继全国爱
-
关于甲午海战史料的考辩(二则)
“北河”与“东北河” 中国语文文字,本多歧义,再加上句读因素,不消说外人,即使国人
-
珍贵史料解读日方版本的甲午战争
1894年7月19日,中日海军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海战,由此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这
-
一个学者的追梦之旅 ——怀念戚其章先生
戚其章先生就是一个有梦而且一生追梦不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不罢休的学者。人贵有
-
儒家生态观与社会的和谐
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不仅包含一般人与人之间、当权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和
-
蓬莱阁丹崖山岩体加固保护技术研究
我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建筑在高山峻岭之间,但千百年来,其基础岩体受地质应力等多种因
-
北洋海军研究又出新成果——《北洋海军研究》(第三辑)读后
继1984年、1994年甲午战争90周年、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后,2004年9月,由中国历史学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