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刘公岛”,一个承载着沉痛历史记忆的名词,一个激发着后代奋发图强的地标。
锈迹斑驳的古炮尚存,控诉着侵略战争的残酷残暴;血泪浸染的英雄遗物,讴歌着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刘公岛,每位威海人都应该走进它、解读它、感悟它。
在第44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由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图书馆里看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书画刘公岛》新书发布暨捐赠活动”于5月17日上午9点在威海市图书馆2楼公共大厅举行。
活动现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向威海市图书馆捐赠了多年来博物院出版的甲午系列丛书,涵盖18个类别200余本书,并介绍了最新出版的馆藏书画作品集《书画刘公岛》。该书作者、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于春建先生介绍了新书的创作情况,并向来馆的前20名读者签赠新书。
此次活动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结合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与威海市图书馆共同开展的“馆院结合、多元包容”全新平台的一次探索。在图书馆里用图书的视角展示博物馆的文化,用图书的形式珍藏美丽的威海,用阅读的方式了解威海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社交功能,有利于宣传威海市文旅景区和人文风情,这样的多元文化、融合交流也体现了“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海纳百川的威海精神。
近年来,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在文化繁荣、文旅结合的新时代背景下,结合自身优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创了很多新的业绩,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擦亮了威海文化和旅游的金字招牌。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虬枝如笔 古树繁花 ——读毕克官近作《走近丰子恺》
毕克官近作《走近丰子恺》,不久前由西泠印社出版。收到作者在第一时间寄来的赠书……
-
芝罘救治伤兵
编者按: 该文由威海市档案馆馆长张建国提供。张建国同志对该文的出处、征集经过、主要
-
晚节不保毁誉参半——山西、云南巡抚梁萼涵
梁萼涵(1798-1858年),字心芳,号棣轩。原籍荣成孟家庄(现属环翠区)。梁萼涵出生在一个
-
威海鲜花赋
威海是片开满鲜花的土地。威海市早就获得花园城市的美誉。遍布市区的各种鲜花,把这座
-
走过百年的老洋房
自明洪武三十一年设卫,永乐元年筑城,屈指算来,威海这座山东海滨城市已有600多年的历
-
历历印迹启深思 —— 读《环翠印迹》
威海市环翠区档案局编印的这本《环翠印迹》,把环翠区(包括原威海市)的历史大致勾勒
-
家乡的果模子——美化生活的艺术
大型果模子用途广泛。给老人庆寿,用果模可磕出不同形状的寿桃。回娘家,走婆家,探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