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作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刘公岛管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打捞出水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也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1986年和1988年,国家旅游局拨专款两次组织打捞北洋海军“济远”舰,将全部300多件出水文物无偿拨交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收藏,得到良好保护和展示,其中陈列在北洋海军提督署后院的“济远”舰210毫米口径克虏伯前双主炮,成为甲午战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省水下考古威海工作站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刘公岛海域水下资源调查工作,是做好刘公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具体行动和有力保障,对于促进刘公岛水下考古、文物修复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工作的启动,不仅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提供重要佐证,也为刘公岛打造民族复兴教育基地内容的进一步扩充提供新的文物资料。管委将以此为契机,做好刘公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和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全国性的重大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开展出水文物保护、展示、研究等科研工作,助推全市水下遗产保护工作驶入快车道。(文/ 杨强 张雪兰 于智超)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不倦的精神 永久的丰碑 ——痛悼师友戚其章先生
回顾戚其章奋斗的一生,有许多感人至深,令人铭记和学习的东西。首先是他孜孜以求,始
-
浅谈博物馆宣教工作
早在2004年在南昌举行的全国文物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要坚
-
丁汝昌年谱(1836-1883年)
1836年11月18日(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丁汝昌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丁家坎村。其父
-
威海人与甲午研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北洋海军,成在威海,败也在威海。 1888年(清光绪十四
-
于无声处见真情——纪念戚其章先生逝世一周年
戚其章先生是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人,而立之年已成为威海市的文化名人,特别是电影《甲午
-
北洋舰队覆没的历史反思
中国到晚清时期才开始筹建和发展海军,历经曲折,总算建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北洋舰
-
关于《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的说明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以下简称《甲午馆刊》)2011年第3期刊登了李仁海先生的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