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Content
4月25—28日,新华社《甲午殇思》剧组来到刘公岛,重点拍摄了陈列馆、北洋海军提督署及定远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戚俊杰接受采访。
据悉,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专题报道,连续刊发了刘亚洲、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肖裕声、罗援、彭光谦、孟祥青等一批军事研究领域名家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成果,共30篇文章。《甲午殇思》剧组从中挑选12名军事名家,采取访谈形式,从不同的视角,在深刻反思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同时,重点关注对今后发展的启示。该片共12集,每集30分钟,预计7月份在新华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及其手机电视台以及全国重点省级卫视播出。
图为戚俊杰馆长接受采访
图为《甲午殇思》剧组在陈列馆拍摄
相关文章
百家争鸣
-
海上丝绸之路与14世纪中韩航海交流——以蓬莱高丽古船为中心
蓬莱市登州港(蓬莱水城)位于山东半岛北端,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古代海上丝
-
甲午战争与维新思潮的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国人从睡梦中惊醒,民族耻辱感和自尊心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
丁汝昌考略
今年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诞辰170周年。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丁汝昌的悲剧人生,但丁
-
历史著作也可以这样撰写——刘玉明、戚俊杰新著《辩证看甲午》读后
中国历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方法与传统。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为写出
-
威海街道名称古今谈
威海早先是个海边村庄。1403年(明永乐元年)始建威海卫城。六里十八步城墙围起的城池
-
为何民国各界精英大多曾在甲午战争后赴日留学
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大清被日本打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
北洋海军爱国将领林泰曾
林泰曾是清朝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他为中国的近代海防事业与北洋海军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